西北工业大学举办文化遗产交叉学科高端论坛
11月12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第七届文化遗产交叉学科高端论坛在友谊校区召开,按照疫情防控政策,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及社会文物处(科技处)处长王金青、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朱思红,剑桥大学考古系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国华线下参会,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保护和修复实验室主任戴拿·朵莎耶娃、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王明明、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周萍等专家线上参会。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有、发展规划处处长朱继宏、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宗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仲昌、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鑫、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部部长李鹏、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俊等职能部门领导线上参会。论坛由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赵荣教授主持。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有致辞,他代表学校对罗文利局长及海内外文物科技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回顾了学校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和开拓文物交叉学科建设的历程,希望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为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攻关、提升文物保护装备技术提供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讲话,他表示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北工业大学有着长期、友好而深入的合作,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文化遗产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他强调,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利用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文物保护工作中大量的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理念与技术的实现,需要依赖装备的支撑,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专家学者们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对文物科技保护的真知灼见能够提供创新的思路。
随后国内外8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馆现状、考古装备应用、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学术报告。中文专家4人,外籍专家4人,分别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长王时伟研究馆员;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啸教授;武汉大学智能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邓非教授;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国际处处长Pauline Chassaing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顾问教授、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波兰华沙工业大学Mikolaj Szafran教授;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工业化学专业Silvia Vicini副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物理化学系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意大利胶体和界面中心主任Piero Baglioni教授。
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和“承”》 王时伟《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进展》
马啸《从微米到纳米:红外光谱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邓非《实景三维数字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Pauline Chassaing《关于科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对学科未来的思考》 Mikolaj Szafran《陶瓷技术的魅力——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技术之一》
Silvia Vicini《聚合物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Piero Baglioni《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凝胶和有机凝胶》
赵荣在总结本次论坛时强调,文化遗产交叉学科高端论坛是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方式,能够展现文物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科学理念,为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论坛由陕西省文物局指导,西北工业大学主办,“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人事处、国际合作处、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
(撰稿:王萌、李苗 审核:董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