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组织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经教育部委托相关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组织专家审议,我院“声润三秦 工兴乡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凭借“文化遗产保护视角融合语言科技赋能”的创新方案,推荐入选重点团队。该团队由曹静、曹颐戬两位副教授指导,将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乡村文化振兴需求,在暑期深入乡村开展实践探索。

此次入选是对我院实践团队专业能力与创新水平的重要认可,更是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的具体实践。我院始终秉持“思想引领+文化铸魂+协同共建+场所体验”的培养模式,构建“文物(保护)总师”培养体系,推动学术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团队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基础,将学术积累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此次成功入选标志着我院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优势正逐步与国家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为推普工作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语同音,心相通,文脉传。我院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文化遗产+推普”创新模式。这个夏天,实践团队将依托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桥梁,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语言推广与文化资源挖掘工作。我院将继续发挥学科特色,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彰显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和美乡村贡献我院智慧与力量,让语言文化传承成果在乡村大地焕发新活力。
撰文:曹静 编辑:王萌 审核:程圩、石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