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赵茁轶 蔡英 况元媛 高奇发
陕西历史底蕴丰厚,文物数量众多。近日,陕西日报记者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走进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团队实验室、太平遗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处,与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探访陕西考古发掘、文保利用、展示传播和合作交流背后的故事。
12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团队成员在工作。 记者 赵茁轶摄
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进行说明。发布会上介绍,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的转角浮雕,为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雕的年代、建筑性质的判断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石峁遗址的皇城台在千年岁月的洗礼中展现过去的繁盛,萧后冠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等待焕发往日的荣光,粉面含春的“姗姗”在汉阳陵的墓园内静静绽放古老的笑颜……一代代陕西考古人在残片中寻找线索、在泥土里窥见历史,试图追溯文明的脉络,诠释“何以中国”的含义。
考古发掘 遗址重见天日
今年,是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王小庆在西安市太平村东侧的考古工地耕耘的第三个年头。他指着一只黑陶杯说:“这是一件典型的龙山文化的器物,出土于太平遗址的一处灰坑。虽然它距今已有4000多年,但我们发现它整体的造型非常现代,和咖啡杯的样子几乎相同。”
2021年3月起,王小庆所在的联合考古队正式对太平遗址展开持续发掘与研究工作。经过不懈努力,考古工作者认定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经碳十四测年法测定,太平遗址距今约4150年至3700年,是迄今为止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印证了渭河流域中华文化发展连绵不绝。
在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北岸的黄土梁峁上,陕北的石峁遗址与关中的太平遗址遥遥相望。这座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头城由皇城台、内城、外城组成,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
从半坡遗址、周原遗址、汉景帝阳陵、隋唐长安城等遗址,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等考古发现,陕西多处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脉络,还原华夏民族交流融合的印迹。
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张进介绍,大遗址考古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价值认识、功能布局、内涵阐释、保护措施、展示利用都要以考古为前提和基础。陕西目前全力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出台《陕西省关于加强考古工作的实施意见》《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等5部政策性文件,创新“基地+”和“片区制”考古工作模式,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文物审批八项举措,配合高铁、机场、地铁等4200余个重大项目建设,抢救保护近20万件(组)珍贵文物,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在三秦大地,每一处考古发现都实证着历史足迹,重现着民族光彩,刷新着文化认知,让“何以中国”的答案日渐清晰。
保护利用 文物焕发新生
12月22日,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正在与他的“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团队成员开组会,为第三批“盛世华彩·传承系列”贵金属文创的落地作技术指导。
“这批产品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工业大学、周大福珠宝集团联合打造,是馆、企、校三方合作的成果。”杨军昌说,“我们团队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以专业视角挖掘各类金银器的工艺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让传统历史文化通过文化产品得以被全世界看到。”
这支团队成立于2015年10月。基于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杨军昌和同事们以考古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材料科学与考古学、文物保护、科技史、艺术史、计算机科学有效融合的途径,在文物材料与工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反映中国古代的技术、艺术成就。
研究团队实验室的桌子上放着一些花束的复制品,它们的原型来自鼎鼎有名的萧后冠。杨军昌回忆,2013年,萧后冠从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地发掘现场被带回到实验室时,就是一堆“土”。杨军昌团队经过实验室考古、清理、研究,复制出了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皇后礼冠与十二钗。
当时,杨军昌为了最大可能地揭示信息与分析保存文物,使用X射线探查技术、显微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多种科技手段,明确了萧后冠的框架结构、饰件材质及制作工艺。2016年1月,萧后冠的仿制工作正式开始,最终,巧夺天工的皇后礼冠与十二钗被呈现出来。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杨欢的实验桌上则摆着好几个青铜器复制品。“我们将凝固理论的研究方法率先引入考古学领域,动态还原古代青铜器的凝固过程,明晰了青铜器的凝固机理。”杨欢介绍,“这一技术能够告诉人们3000多年前的商代工匠,为什么能铸造出薄厚均匀且浑然一体的巨型青铜器。”
近年来,陕西文物保护事业走在了全国前沿。目前,陕西深入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安全防护、展示传播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展80余项文物科技保护课题,发起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建成50余个科研工作站、文物实验室,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展示交流 促进文明互鉴
12月2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游人如织。在展厅里,来自广西桂林的游客陈鑫流连忘返,赞叹只在课本上见过的三彩载乐骆驼俑竟如此美丽。
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李娟介绍,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352座,其中文物系统176座、国有行业系统62座、非国有博物馆114座,全省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支撑、社区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逐步完善。
如今,文博工作人员打通了文物考古、研究、保护、阐释、展示的新链条,越来越多的文物展示和联合考古正在走出国门,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带去更远的地方。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闫华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我院院藏文物先后参加出国(境)展览近20项。2022年,社会教育项目《姗姗来了——一个千岁的美女》还被国际博物馆协会评选为‘2022年最佳教育实践案例(全球五佳)’。”
作为文物大省,陕西深度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平台,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物交流合作内容,精心打造文物外展品牌,加强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合作,不断探索创新文物国际合作交流模式,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展示陕西形象,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贡献陕西文物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与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传播,积极发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等平台的作用,不断擦亮中国—中亚联合考古、中缅蒲甘他冰瑜寺保护修复等文物考古国际合作品牌;深化拓展与法、德、美、英等国家文化遗产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陕西文物外展的‘金名片’作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交流合作处处长张晓英说。
(陕西日报记者 赵茁轶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 蔡英 况元媛 高奇发)